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人才工作 > 典型经验

打造人才聚集“新磁场” 驱动经济发展“强引擎”

发表时间: 2022年01月20日 10:27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人才为兴邦之本,人才乃成事之基。省委书记李干杰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实现经济繁荣的“助推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只有通过厚植人才创业土壤,补足人才成长营养,优化人才安居生态,才能聚各类人才之能,乘创新开放之势,走经济发展之路。

       一、产业引才,厚植人才干事新土壤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种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应加大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力度,引进新型产业,结合本土特色,为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同时扩大产业链,为其团队人才提供相关机会,力求引进人才“头雁”,实现“群雁”跟飞,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雁阵”新格局。以实体经济为导向,发展技术型产业,增强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其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不以学历论英雄,充分发挥“手艺人”的才能,留住各行各业“老师傅”。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应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吸引各地农业种植“土秀才”,留住乡村发展“新明星”。

       二、项目育才,补足人才成长全营养

       项目是人才成长的培养皿,人才是推进项目的催化剂。合适的人才搭配合适的项目才能发挥“1+1>2”的效果,反之可能会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要以精准用才为导向,在人才培养和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伯乐”精神和“相马”意识,强化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产教研相融合,实现学思用一体化,充分发挥人才专业能力,加快人才成长速度。同时,针对每一个项目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奖惩制度,完善责任清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发挥项目用人才、项目育人才、项目留人才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人才提供成长成才的平台、锻炼磨练的舞台,创先争优的擂台。

       三、待遇留才,优化人才安居生态圈

       既要“临渊羡鱼”求才,又要“退而结网”留才。良好的产业生态能够引进人才,高效的市场生态能够用好人才,宜居的人文生态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新时代,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比拼,各地竞相出台人才优惠服务政策,就是为了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留住人才的持久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流浪的时代,只有为人才提供不可替代的归属感,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服务好人才。除了建立和完善住房、医疗、教育等基础服务,还要扩大服务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才精准服务,靶向施策,建立关心关爱机制,完善服务反馈模式,做到才有所呼,我有所应,为人才打造身心双栖息的家园。(枣庄市台儿庄区委组织部李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