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滕州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滕州市东郭镇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多元化模式成效凸显

发表时间: 2020年11月13日 15:17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滕州市东郭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重要抓手,盯目标、瞄靶向、凝力量,探索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多元化模式,积极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
激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动力
 
  一是全过程参与,突出党建引领核心。东郭镇党委全程参与合作社章程制定,抽调组织科、经管站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党支部、党委预审把关,明确党组织监督管理职能,突出党组织在领办合作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二是全方位服务,突出党建引领优势。定期跟踪管理,强化业务指导,加强技术培训,积极吸引和培育各类人才,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强化特色定位,描绘发展蓝图。制定一张计划表、描绘一张路线图、签订一份责任书,根据地域特点、产业特色要求,精准施策,研究制定“一村一策”,实行每月有公示,每季有变化,每年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党务工作者培训班
邵曈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
 
 
汇聚攻坚合力
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健康有序推进
 
  一是盯着目标干。按照“年底前全面消除5万元以下的村,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支部领办合作社达到20%以上”的目标要求,结合村级年度“四定”目标,脚踏实地的落实好“一村一策”的发展蓝图规划。二是瞄准靶向干。找准定位,深挖细掘村内的特色、产业等资源,抓住“小切口”,做活“大文章”。相岭村深挖细掘土地资源,创办“万森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年收入将达40余万元,真正实现集体和农户双增收。找准问题,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进行研判评估,健全“四位一体”督导机制,明确风向标和考核指挥棒。同时,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保持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三是聚力凝力干。坚持支部引领和群众主体相统一,建立起集体与群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利益贯穿合作社的建章立制、管理运营全过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凝聚群众力量。
 
特色种植大棚
党员集中培训
 
 
创新六种模式
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多样化发展
 
  一是“集体+农户”土地入股模式。集体、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实现土地规模流转、果园成方连片、农民抱团发展,村集体和农户按股分红。下户主村党支部,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反复论证,村党支部确立“立足产业优势抓瓜果,发展合作经济富百姓”的工作思路。二是“集体出资+农户出工”入股模式。由党支部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将劳动量化成股份,参与分红。田庄村,以“支部出资+农户出工”的方式,利用村内闲置房屋,引进手工制作羽毛球项目,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资金入股模式。通过吸收社会资本、社员资金、财政项目资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解决合作社启动资金问题。上黄村党支部依托乡村振兴服务队资源优势,确定“无刺花椒”种植项目,成立“滕州市种德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入股群众每年不仅领取土地流转资金作为保底收入,年终还将根据每户占股比例领取相应盈利分红。四是“合作社+企业”联建模式。辛绪村充分发挥辛化硅胶有限公司、山东恒仁工贸有限公司两大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村党支部启动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整合集体土地,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过百万目标。五是“‘四旁’经济+农户管理”共建模式。东郭镇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小党山村大力推进葡萄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山东省葡萄设计院规划,建设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葡萄绿色长廊项目,村集体经济将实现年增收30余万元,农户户均增加约3000元,真正实现产业振兴山村强,党建引领硕果香。六是“联合社+生态经济”模式。以“农业产业示范强镇项目”为新起点,把农业示范强镇建设作为推动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翘板,培植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对北部山区3.5万亩土地集中进行整理,新增耕地面积3100亩,新增耕地以及所产生的收益全部收归村集体所有。聚力重点打造3个一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即,万亩中药材、万亩林果、万亩优质花生地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
 
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
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