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红物业” 社企共建“和家园”
——滕州市龙泉街道和家园小区红色物业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
2020年12月22日 20:11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和家园小区隶属于龙泉街道科圣路社区,位于滕州市城区北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居民1.2万人。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探索创新“265”区域化党建、“1878”网格化治理、群团共建等机制,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社区党委狠抓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大力推行“党建+物业+网格”治理模式,达到了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持续增强的效果。
力量“聚”在组织上
成立物业服务项目联合党支部,隶属社区党委管理,实行开放式组织生活,社区党组织与物业党组织共同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落实“交叉任职”制度,物业项目经理担任社区兼职委员。设立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选聘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党员担任物业服务质量监督员。引导物业党支部与社区党委签订共建协议,认领社区党建服务项目,实现了社区与物业的同频共振。
责任“落”在网格里
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在网格配备“社区党员+物业管家+网格员”三员队伍,划片定责,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办百家事”的日常巡查走访,创新“网格派单-物业接单-群众评单”工作制度,提升物业服务日常监管和问题处置效率。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等多方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物业服务管理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物业服务管理难题。
服务“嵌”在平常时
建设3000余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推行“物业服务、便民服务”一门受理;设立社区、物业负责人每周六联合接访的书记工作室、说事拉理会客厅;组建“四和四家”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发“红色物业”小程序,畅通居民诉求与监督反馈渠道。实施活动联办,常态化开展文化宣传、亲子家园、家电维修等各类公益性、精准化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满意度幸福感。
工作启示
一是党组织是抓好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基层社区,只有党组织能统筹层次高低不同、关系互不隶属的各方,科圣路社区通过265区域化党建模式,通过党组织把各方治理力量凝聚到一起,资源整合到了一起,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
二是网格化是抓好社区工作的平台载体。科圣路社区通过“1878”网格化治理模式,推动组织向网格覆盖、力量在网格配置、问题在网格解决,织密了城市社区的党建之网、治理之网、服务之网,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
三是物业企业是抓好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科圣路社区通过“红色物业”工作,引导物业企业积极融入社区治理,大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把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打造了社区党建治理服务全方位提升的多赢局面。(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