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人才工作 > 人才政策

枣庄市薛城区:挖掘乡土人才“富矿” 激活乡村振兴“活水”

发表时间: 2021年12月31日 16:37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枣庄市薛城区围绕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引进、培育、用好乡土人才上下功夫,厚植乡土人才成长沃土,努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困局”。

  广开门路,开放包容“引”才

  精心规划建设村级新农民创业园,以新农民创业孵化基地、新农民电子商务平台等为载体,大力挖掘青年电子商务人才回乡创业发展。聚焦农村在外人才回引要求,创新实施“雏雁归巢”行动,开发人才回引小程序,简化回乡流程,累计回引薛城籍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工商业主等优秀人才150人返乡创业,切实让网线转化为人才的“回家路线”。

  培土墩苗,悉心之举“育”才

  通过集中轮训、外出观摩、知识共享等“立体式”教学,先后组织乡土人才赴潍坊、泰安、寿光等先进地区取经“学”,并通过召开全区现场观摩会、座谈会,共同观摩学习、座谈交流,充分激发了乡土人才“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800多人,其中14人先后获评“齐鲁之星”“枣庄市乡村之星”称号,选育“乡土名师”35人,12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在助推产业兴旺、带领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辟新路,敢于突破“用”才

  一方面,在加大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发挥更大作用。对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才,积极纳入村级发展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另一方面,深入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加大“产业+人才”融合发展,实施农业人才集聚工程,积极做好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文章,构建产才“融合圈”。今年以来,充分挖掘乡村旅游、电商人才、农村致富能手等各类产业致富人才,建立441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打造山里红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谷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57家特色种养殖合作社,通过“社社联合”,形成村集体经济增长新模式。(中共枣庄市薛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