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滕州市级索镇:支部领办合作社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表时间: 2022年07月22日 15:32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2022年以来,滕州市级索镇把抓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一招,立足村情民意,综合考量各村土地、资金、技术、项目、产业基础等要素,探索形成了多元发展、稳健经营、集体增收的模式。截至目前,全镇50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33家。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保障。一是党建引领,高位推动,抓牢工作的主动权。先后召开2次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推进会,重点研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并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与支部评星定级、班子评价定级相挂钩。强化宣传发动,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宣传入社优势,提高干群参与积极性。强化培训提升,将合作社产业发展、财务管理等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内部学习观摩活动2次,组织村书记视频学习市内合作社发展案例4次。二是三线作战,科学运营,打好规范的主动仗。镇党委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领导小组,实行分线作战,压实领办责任。“党建线”牵头抓总筑堡垒,镇党委书记、镇长先后5次入村实地调研合作社工作;包总支领导、总支书记、包村干部逐村对接,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帮助各村确定科学合理的合作社产业发展思路,确定9个重点推进村,建立工作台账,拟定发展计划,实行挂图作战。“业务线”建章立制促规范,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民主议事、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社务公开等制度,明确利润收益分配办法,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监管线”从严把关降风险,镇财政所、经管站、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三资”管理、风险评估、财务管理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对重大支出进行审核,确保合作社健康良性发展。三是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激活发展的源动力。深度挖潜聚内力,以农村“三资”清理为契机,鼓励支持各村依据基础条件,采取“党支部+”方式,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领办合作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盘活资源借外力,发挥村级土地、旧厂房等资源资产优势,党支部牵头采取招商方式,发展特色种植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好政策增活力,争取上级扶贫、农业、水利以及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注入合作社,撬动村级资源,促进集体增收。

  积极探索创新,丰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营模式。一是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依托领办合作社,组织农户流转土地进行股份合作,实行统一自主经营管理。例如:潘楼、西杨楼、羊二庄等10个村,整合了边角地、零碎地等集体土地,平均每村新增耕地面积30亩,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二是建立托管服务合作经营模式。水磨庄、郝屯、龙庄等10个村,由村党组织领办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植保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等全程、全资、全时的“保姆式”及“菜单式”服务,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三是建立资源双向需求类合作经营模式。利用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劳动力等,以股份合作的形式与企业合作经营,村集体从中受益。前杨岗村通过土地入股、劳务输出,与山东问鼎农业集团合作,建成200亩樱桃种植基地,增加集体收入9万元。水磨庄村将三资清理出的废置学校纳入合作社管理,引进5000万元的腾盛豆制品加工项目,增加集体收入11万元。千佛阁、大官庄等8个村,整合村级闲置办公场所、旧学校、旧厂房等资源,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将资产配股到户,招商引资发展服装加工、电子加工、玩具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展租赁经营,村集体获得稳定租赁收入。

  坚持以点带面,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质扩面。一是突出督导推进责任落实。完善镇级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进措施。定期调度各村合作社发展进度,部署下步工作。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外出观学、内部交流发展经验,增强干事创业动力。二是以点带面强化示范带动。将北赵村等班子团结、村情稳定的村作为打造重点,逐一分析研判村情、研究发展项目、拟定发展计划,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三是以强带弱实现抱团发展。坚持扶优培强、联盟运行,以相对成熟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体,将产业相同或者产业上下游的合作社集聚起来,集中打造合作社联合社,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放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