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滕州市级索镇水磨庄村:“靶向”融合赋能集体经济发展开新局

发表时间: 2022年07月15日 09:20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水磨庄村位于滕州市级索镇南部,共515户、2076人,党员49名,耕地1670亩。近年来,水磨庄村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条腿走路”模式,以党建引领破解集体经济发展“短板”,蹚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路子,2021年村集体收入35万元。

  支部领航,“四托”助力,开启集体增收“金钥匙”。村党支部依托生产合作社探索推行以“土地托管、劳动力托管、资产托管、资金托管”为主要内容的“农事四托管”机制,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村庄重新焕发活力。推行土地托管,党支部领办贵丰粮食生产合作社,将全村1600余亩土地整建制托管,制定土地托管服务清单,由党员带头,组建农资、劳务、农技等3个骨干服务队,提供供种、供肥、灌溉、收割、销售等9项服务,按照每亩每年60元的标准,提取服务费用,当好“土地保姆”,增加集体收入9.6万元。推行劳动力托管,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向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畅通了群众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就业务工和照顾家庭两不误的良好局面,2021年累计向镇、村企业派出劳务260余人,每人每月抽提5元信息费用,村集体增收1.6万元。推行集体资产托管,充分挖掘村内资源,积极盘活闲置资产,促进集体增收、农民增富。推行资金托管,党支部牵头,依托滕州市贵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设立资金互助部,联合农商银行推行农户个人资金托管服务,通过闲钱入股、聚少成多、有偿借贷,对借款产生的收益,集体按股分工,增加集体收入0.8万元。水磨庄村依托村级合作社,通过“四托管”实现集体、村民双受益,村集体增收12万元。

  与企攀亲,腾笼引凤,锚定集体增收“压舱石”。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以后,抢抓“三资”清理专项行动有利契机,着手破解个别集体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的问题。对占用村集体土地并已停产的毛绒玩具厂,村“两委”干部分工协作,积极协调,与其顺利解除合同,腾出10亩建设用地,集体出资建造1200平方米钢结构厂房,修缮1100平方米办公楼,完成院内地面硬化3000余平方米,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腾出了空间、积蓄了资源。村“两委”干部结合村情实际,发挥交通便利、村容靓丽的优势,动用各类招商资源,成功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腾盛豆制品加工项目,年产营养食品1000吨,安排就业40人,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二期项目计划新建1700平方米厂房,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盘活资源,聚少成多,筑牢集体增收“蓄水池”。村内长年闲置的集体固定资产,既不能带来收益还耗费维护资金,每次有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都影响整体考评成绩,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的日子不是滋味。借助上级政策,村“两委”果断决策,整合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本着不怕小就怕少、能利用多少用多少想法,对村内闲置多年的粮库,通过设计改造重新利用起来,开发成乡村记忆馆;把路边闲置的房屋全部对外出租,引进超市、浴池等便民实体,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整合村内闲置的“四荒地”120余亩对外发包,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