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枣庄市峄城区深化公共资源共享成果,聚焦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着力打造公共资源共享升级版,通过产业项目植入、特色品牌打造,实现了公共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化和集体增收的持续化,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让共享成果惠民利民。先进典型经验被《人民日报》、新华社《高管信息》等媒体宣传报道。
聚焦顶层设计,公平正义“树”了起来。制定出台《峄城区公共资源共享升级实施方案》,提供4大领域14种升级类型的项目库,遴选入库项目77个;围绕“盘活利用”公共资源,聚焦农村闲散土地、“四荒”地等治理重点,通过“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加强对闲置的清理和利用,发展产业项目,树立“资源姓公不姓私”的正义,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凝聚力显著提升。
开展峄城区公共资源共享升级观摩会议
拓宽增收渠道,乡村产业“旺”了起来。围绕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盘活土地、招引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将产业项目有效植入清理出的各类公共资源中,破解公共资源“闲置”“碎片化”等问题,在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拓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2020年以来,全区共盘活闲置工业用地1473亩,招引项目27个,规范发包荒山、机动地3.5万亩,发展特色种养加项目21个,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318万元。
峄城区榴园镇石榴融创园
释放改革红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将公共资源共享作为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扶贫资金入股优质项目、提供扶贫公益岗等形式,为贫困群众提供稳定的分红、收入渠道,助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依托公共资源共享培育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创造就业岗位,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2019年以来,全区公共资源共享项目吸收扶贫资金1250万元,实现分红105万元,辐射带动贫困群众23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640余个,贫困人口年人均增加工资收入0.7万元。
峄城区坛山街道鹭鸣山庄农贸市场
提升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美”了起来。在开展公共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注重将资源清理同人居环境整治、镇域路域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对清理出来的公共空间合理利用,拓宽村内道路、铺设污水管网,实施“五化”工程,不仅防止了公共资源被侵占问题的反弹,还极大改善提升了群众居住环境。
美丽乡村大官村生态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