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党建和组织工作宣传 > 党建动态

枣庄市市中区龙山路街道探索实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工作机制

发表时间: 2019年04月17日 09:24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今年以来,枣庄市市中区龙山路街道探索运用工作机制,发挥网格化综合服务平台优势,邀请综合行政执法、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区直部门,通过联合执法、集中攻坚等方式,对辖区内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展开整治,有效打通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吹响一个“集结哨”。

坚持“综合执法要吹哨、重点工作可吹哨、应急工作必吹哨”原则,根据吹哨清单,制定完善议事会商、信息共享等配套机制,邀请区直部门现场办公、现场研判、现场解决,提高处理问题效率。

织密一张“连心网”。

依托市中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实行“信息收集、分类整理、信息录入、限期办理、及时反馈、跟踪测评、办结归档”“七步闭合”工作流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信息化为支撑,实现社区民意与城市管理服务“无缝对接”。

常驻一支“服务队”。

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将人员、工作场地、工作机制相对固化,综合执法办公室实行“1+X+Y”综合执法模式,整合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巡警)、市场监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力量,相关部门派驻人员常驻街道办公,随时听候街道吹哨。

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城市基层治理时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区别街道和区直部门在具体事项中的职责任务,明确职责边界,形成“精治、共治、法治”的综合执法工作格局。

解决一类“烦心事”。

在实际工作中,街道重点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工作”三个方面,凝聚力量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吹好哨、报好到、办好事。

探出一条“新路径”。

街道通过建立“吹哨报到”的工作机制,坚持群众诉求就是哨声,建立群众诉求全响应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统筹协调能力,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推进“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工作重心移下去、部门权力赋下去、执法力量沉下去,问题兜上来、服务效率提上来、群众满意度‘吹’上来”的“三下三上”的工作成效。(中共枣庄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