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学校

“五突出五强化” 打造过硬党支部

发表时间: 2024年11月14日 15:53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枣庄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党总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探索构建了“五突出五强化”党建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先后获评“枣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枣庄市教育系统突出贡献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背景与起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互促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围绕业务抓党建工作意识不够、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不够、基层党务工作者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等问题。

       二、特色与创新

       枣庄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党总支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探索构建了“五突出五强化”党建工作体系。把突出政治统领、突出责任意识、突出思想引领、突出组织建设、突出创新作为,作为支部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强化机制运行、强化政治把关、强化思政工作、强化制度执行、强化融合发展,作为支部党建工作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支撑点和切入点。“五突出五强化”党建工作体系,助推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

       三、做法与机制

     (一)突出政治统领,强化机制运行。突出政治建设,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建立实施党组织“第一议题”制度,全面抓实“党总支—支部—党员”三个层面,形成了“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支部学习为基础、以党员教育管理为抓手”的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带领全系师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先后制定《支部会议议事规则》、《支部委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使组织生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年度考核、党建述职、民主测评等形式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主责明晰、党政协同、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

   (二)突出责任意识,强化政治把关。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全过程,并作为支部组织生活会和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做到了“保一系之安,促全院之稳”。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等重大问题上严把政治关,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班子建设、工作运行、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基础保障、作用发挥”六个方面,实施基层党建创优工程。

   (三)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思政工作。对标新时代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号召全体党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竞赛、科研、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全面强师能、正师风、铸师魂。抓好辅导员和教师队伍建设,在学生宿舍、实训室等场所设立党员先锋岗,推进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加强课程思政项目案例建设,开展“开学第一课”、进社区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带团建,形成了“党建引领、五育并举”的特色团学工作品牌。

   (四)突出组织建设,强化制度执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教育引导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在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改革发展任务等工作中担当作为。通过提升培训、搭建平台等措施,深化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发挥“领头雁”作用。支部书记、支部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举行“我和我的支部”等活动,不断强化党性锻炼。制定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办法,强化结果运用,以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考核为抓手,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建立支部活动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五)突出创新作为,强化融合发展。支部在推动改革发展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立德树人 匠心智造”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引导广大党员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双高”建设使命任务上来。通过实施“技能大师”领航计划、三教改革深化计划、企业服务提质计划、工匠精神培育计划,推进落实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双促”。

       四、成效与启示

       “五突出五强化”的工作模式,应用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印证了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战斗堡垒作用更“强”。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用,将支部建在专业上,建立党建工作引导与专业建设的联动机制,构建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的特色体系,近三年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中心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承接了45项高水平专业群工作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党员干部领衔,确保专项问题专项解决。数控技术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骨干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由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个专业组建的机电专业群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群。

     (二)三全育人成效更“实”。支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2016年以来,获“枣庄市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5次,5个班级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先进班集体”;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3次,获“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称号2次,8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20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6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1个团支部被评为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组织力25强。  

   (三)师资队伍结构更“优”。支部通过设立“三先三优”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推动师生党员亮身份、比奉献、树形象、做表率、办好事,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统战、工会、群团组织领导,引领师生全身心投入学院事业发展。近三年,团队教师获得各级奖励30多项,其中,1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全国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2名山东省首席技师、2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山东省技术能手。打造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省级教学团队。近三年,教师参加大赛获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省赛二等奖4项、省赛三等奖5项。

   (四)教书育人水平更“高”。锚定培养产业急需、技艺高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牢牢抓住“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关键问题,探索实施以赛促教、双元开发、跨界融合,推动“三教”改革往实里做、往深处走。建设了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在线开放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学生技能大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3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项、其他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8项。  

     (五)社会服务能力更“行”。成立教师党员“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和学生党员“志愿者先锋队”,同心聚力引领科研育人示范。联合行业企业创新搭建校企协调育人平台,建立了“就业服务一对一帮扶”制度,通过专业共建、校企合作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增加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助推毕业生就业创业,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获批山东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山东省首席技师4人、山东省机械行业首席技师2人、枣庄市首席技师6人。建设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山东省名师工作室1个。先后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