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山亭区西集镇以规范村“两委”干部日常管理为重点,着力破解“建什么、怎么建、如何管、怎么用”四大难题,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建档、分级集中管理、综合有效利用”的村“两委”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实现西集镇全镇13名村党组织书记、48名离任村主职干部、47名后备干部和218名党员100%建档。
明确建档内容,破解“建什么”问题
针对村“两委”干部档案资料不全、整理不系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明确“一制度一目录一场所”标准,夯实村“两委”干部档案规范化基础。“一制度”,即《西集镇村“两委”干部档案规范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参考山亭区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管理对象、建档内容、日常管理、结果运用等作出明确规定,将村“两委”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贯穿档案收集的全过程。“一目录”,即《村“两委”干部个人档案目录》,将村“两委”干部履历类、自传类、考核鉴定类、教育培训类、任免类、政审类、党团类、奖惩处分类、工资类、出国(境)类和其他类等10类材料纳入归档内容。“一场所”,即村“两委”干部人事档案室,先后投入19.62万元,按照“四室分设”要求,设10列50节密集架,将全镇15个行政村按照“行政区划+年份+村名”进行排序编号,并根据档案编号、姓名、所在地、接收人、主要归档内容生成二维码,实现“一村一柜、一人一档、一档一码”管理,确保外观整齐、分类清晰、编排有序、便于查找。
规范建档程序,破解“怎么建”问题
针对“两委”干部建档责任不明、无从下手的问题,明确建档工作“双落实”要求,确保建档工作有序开展、档案信息真实可靠完整。严格落实收集和初核责任,村级党组织指导村“两委”干部本人签订承诺书,如实规范提供基础材料;办事处严肃认真把关材料真实性、延续性,并填写《西集镇村“两委”干部归档材料审核单》,确保逐份审查、精准鉴别。严格落实审核和整档责任,镇级层面成立工作专班,鉴别材料内容是否真实,检查材料填写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等,杜绝虚假材料入档,并对应归档材料进行分类、逐份编写材料目录。对符合归档要求的,及时归档;对材料不齐全的,退回补齐后重新审核鉴定,建档完毕后报山亭区委组织部备案,确保现任村“两委”干部档案资料完整真实。
分级分类管理,破解“谁来管”问题
针对“两委”干部档案管理主体不明晰问题,探索分级分类管理信息化模式,建立上下联动的全覆盖、全周期村“两委”干部档案管理体系。实行现任、离任、后备干部档案分级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档案经镇级审核和整档后,转递至山亭区委组织部进行集中管理;其他干部档案由西集镇组织办统一管理。同时,严格使用干部档案查(借)阅审批表、转递通知单、报送单,统一规范干部档案查(借)阅、收集归档、转入转出登记簿册。实行现任、离任、后备干部档案分类管理。区分现任、离任、后备干部三类管理,并对职务变动、学历培训、奖励处分、违法违纪、年度评议考核等情况,在接收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集中更新和维护,实现动态化管理。实行现任、离任、后备干部档案电子化管理。在规范建立村“两委”干部纸质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完善村“两委”干部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动态管理“纪实化”、查询了解“可视化”、情况分析“数据化”。明确专人负责档案查看登记、台账管理,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
发挥档案功能,破解“怎么用”问题
为充分发挥档案在加强村“两委”干部管理、强化村“两委”干部激励保障作用,将村“两委”干部档案管理,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评估、评星定级的重要内容,纳入西集镇党委基层党建考核,确保通过村“两委”干部档案实现历史问题可追溯、现实表现有证明、工作实绩有考评、个人信息有认定。同时,把查阅档案作为掌握“两委”干部综合表现、班子研判、问题线索核查等工作的前置程序,把档案记录作为村“两委”干部任免、管理、培训、离任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提供详实数据支撑。(中共枣庄市山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