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把握好党校建设“硬度”、“深度”、“广度”,着力抓好党校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推动党员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理论武装主阵地,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
以阵地建设为重点,提升党校建设“硬度”。
阴平镇紧紧围绕“六有”标准,充分挖掘红色文峰精神、雷锋精神、郁忠诚精神,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阴平烈士陵园、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以及村级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着力打造“党校+基地”模式。截至目前,共打造集党史教育、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于一体现场教育基地5处,分领域建设现场教学点8处,村级党校分教点56个,推动党课教学资源全覆盖,让党员在“家门口”就近接受培训,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的健康常态化开展提供阵地保障。
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开掘党校建设“深度”。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阴平镇从镇街党政班子成员、中层业务骨干、本地先模人物、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优秀教师、土专家中选聘一批阴平镇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讲师,组建涵盖思想政治、人文历史、农业技能等领域的39人师资队伍,常态化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65岁以下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准。同时,根据现有特色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培育开发新课程,满足不同领域党员的学习需求。目前,储备5部40分钟的视频教学课程,累计培训党员干部230余期、1.5万余人次,接待干部群众参观学习4.7万余人。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拓宽党校建设“广度”。
按照教学对象的特点、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和个性化需求,持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布局。邀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头人李玉才讲授合作社创办经历,推进案例式教学;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前往上郭、罗庄、燕庄学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拓展现场式教学;利用好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创新体验式教学;举办书记讲党课、干部上讲台、“五比五看”“十问十答”务虚谈等一系列活动,完善研讨式教学;邀请专家型人才,开设演讲与口才、电商入门等相关课程,推进实训式教学。今年以来,开展案例式教学2次,现场式教学3次,研讨式教学4次,实训式教学3次。(中共枣庄市峄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