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枣矿铁运处电务段党支部共有党员14人,其中付村站1名,孙岗站1名,驻站党员受人数限制,无法成立党小组。而且付村站区距离电务段党支部所在地尹洼站区约17公里,跟乘机车或驾车到达至少需要40分钟,党员回支部参加集中学习极不方便。车站、道口分布于矿区137公里铁路线,像这样的情况车务、工务、电务、公安科等各党支部都存在。那么,如何确保偏远站区党员正常参加学习教育?
该处党委积极创新管理模式,针对偏远站区党员“杂、散”等铁运行业实际,主动打破支部界限,按照区域就近的原则,整合课程资源和力量成立孙岗站、付村站、蒋庄站、新安站、莱村站、柴里站6个联合学习组,开办站区“党员大课堂”,确保党员学习活动不落下一位党员,有效激活基层党建“末梢神经”,成为铁运处党员思想政治学习教育特色品牌。
据了解,“党员大课堂”由各工务工区党支部在组织落实本支部党员政治教育规划的同时,牵头联合驻站的车务、电务、公安所四家单位党员集中进行学习。讲课内容也根据不同岗位党员的不同需求有所侧重,由工区党支部书记和各单位党员管理人员轮流授课,同时鼓励普通党员结合实际谈体会、作交流,并适时安排主题活动、读书朗诵、知识竞答等趣味环节,真正让党员们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党员大课堂消除了各党支部垂直管理模式下组织偏远站区党员学习的盲区,在授课形式上变‘一人讲’为‘大家谈’,让党员由‘倾听者’变‘主讲者’,由‘配角’变‘主角’,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学习主动性。”该处党委副书记赵金虎说。
各站区党员大课堂积极克服党员分散、场所受限、经费缺乏等困难,不断创新讲学模式、学习载体,优选党务知识和技术难题课件,让站区党员参与到高质量的学习中。周四固定学习日之外,每周五还开展站区联合检查,对安全隐患和运输生产进行排查分析,联学和联检功能更贴近站区工作实际,在学习、交流、实践中发挥指导、促进运输生产的作用。
“铁运处点多线长面广,30%的在职党员长期远离主站区工作。成立站区党员大课堂,既在‘学’上做文章,又在‘做’上下功夫,不仅促成党员就近参加党内教育和组织活动,还可以相互交流业务,实现资源共享、学习强企,形成了爬坡过坎合力。”在2018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中,该处党委书记董军谈到党员大课堂的成立初衷。
蒋庄站内东咽喉3组道岔更换施工时,由于现场地势狭窄,旧料回收困难,而且道岔之间距离较短,成倍增加了道岔更换施工的难度。在党员大课堂上,工务段党员和电务段党员集中学习更换道岔标准并对优化工程展开了讨论,从道岔拆除、开挖道床、纵横位移、道岔定位、回填道床等方面进行充分预想,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共同商讨每个施工细节,在连续封锁36小时同时更换三组道岔施工中发挥了共产党员敢啃硬骨头的精神,顺利完成了这项急难险重任务,为线路设备提档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党员大课堂的激发了偏远站区党员学习热情和活力,自开办以来,六个站区的平均到会率都达到了95%以上。付村站党员张勇说:“现在参加党员集中学习我再也不用找人换班、调休搭上大半天时间回党支部了。就近参加站区党课,让我能够定下心来学习,坐稳屁股听课。党员大课堂真是办到了我的心坎里。”(中共枣矿集团党委)
相关阅读
站区“大课堂”办到了党员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