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峄城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发挥“四区”优势 实现“五方”共赢打造村级集体经济“新引擎”

发表时间: 2018年07月24日 10:14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榴园镇辖56个行政村,6.1万人,“万亩石榴园”坐落境内,兼有城区、景区、开发区、农高区“四区”特色产业优势。近年来,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凝聚三方合力,立足四区优势,实现五种成效,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三支队伍”同心同向,凝聚集体增收合力。充分发挥镇党政班子、村级班子和第一书记作用,合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党政班子强力推动。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分片帮包3—5个村,帮助村集体找路子,解难题。个性化制定增收目标,纳入党政成员和村干部年终考核,直接与绩效报酬挂钩,提高了镇、村干部谋发展的积极性。二是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牢固树立“抓党建促发展、抓支部促增收”的理念,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平稳完成本次村“两委”换届,成功转化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先后10余次组织村干部到杭州、肥城等先进地区学习,经过几年培养,全镇涌现了一大批致富标兵和产业发展带头人。三是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充分借助第一书记外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全镇市、区第一书记共投入、争取项目资金1070余万元,培育产业发展项目26个,增加村集体收入70余万元。

    “四区优势”多元互补,做大集体增收产业。优势产业强、集体经济兴。我镇立足“四区”优势,因村施策,发展多元互补型集体经济产业。一是立足城区优势,发展物业租赁。引导桃花、栾庄、马河等城郊村,利用村级集体土地,开发沿街商铺、标准厂房、仓储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增加集体收入。桃花村利用废弃土地,建设厂房出租,每年增加集体收入6万多元;马河村利用棚户区改造,清理出集体道路、边角地、四旁地10余亩,化零为整,建设门市房出租,实现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二是立足开发区优势,盘活集体资产。引导王庄、壕沟、八里屯等经济开发区村庄,盘活废弃学校医院、闲置荒地等集体资产,通过招商引资进驻企业,增加集体收入。王庄村整理开发废弃河道40多亩,招引了丰源生物质电厂项目,变废为宝,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三是立足景区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政府主导做优环境、搭建平台。投资300万元建设王府山、贾泉、北孙庄等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扶持景区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北孙庄村实施荒山开发,栽植果树2000余亩,纳入风景区统一开发,年增加集体收入60余万元,将“青山”变成了“金山”。四是立足农高区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引导韩楼、魏楼、前光庄等村发挥种植优势,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区域农产品特色品牌,通过“合作社+”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双赢。韩楼村成立合作社,建设食用菌大棚,统一提供技术、原料,并回收产品,社员每年增收2000元,集体每年收取租金6万元。

    “五种成效”示范带动,增强集体发展后劲。通过三方合力,发展四区产业,吸引了更多周边村对标差距,补齐短板,逐步实现了全域村级集体经济大发展。一是资金管理更加规范。严格落实“双代管”制度,镇经管站、审计站定期审核账目,按时公开,接受监督,及时整改。二是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7年各村共投入资金30万元,为村民垫付银龄安康、家庭财产保险等资金,开展各种走访慰问和关爱活动等,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三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17年各村共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实施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电网改造、监控安装等一批得民心的惠民工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致富路子更加宽广。全镇共带动发展物业租赁村7个、石榴景区村21个、民营经济村11个、特色农业村11个,将“特点”做成“卖点”,村村都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五是村级组织更加有力。家底厚实了,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干部赢得了民心,威信更高、干劲更足,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