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滕州市西岗镇党委书记王家鹤
发表时间:
2020年08月10日 12:40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7月1日,滕州市西岗镇党委书记王家鹤以《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为题,从“什么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什么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哪些类型”“如何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四个方面,为全镇科级干部、机关人员、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上一堂专题党课。
西岗镇党委书记王家鹤讲党课
什么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准确把握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概念和性质。支部领办合作社,是由党支部成员代表村集体,以个人名义注册成立有法人资格的合作社,村集体以土地、资金或其他固定资产入股,组织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明晰村集体与入社社员股权,合作社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集约化服务,实现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双赢。
准确把握支部领办合作社和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的区别。集体股份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组织,一个村只能有一个;而支部领办合作社属于农民自愿联合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也可以成立多个。社员的入股方式和股份比例不同。对集体股份合作社而言,只要是本村的村民,天然就是集体股份合作社的社员,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股份是按照流转土地面积多少、出资多少来确定的。社员的身份属性不同。集体股份合作社成员只限定在户籍在本村的村民,而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社员是开放的,本村人员、外村人员,包括企业都可以,成员可以跨村、跨乡、跨县,不受行政区域限制。
准确把握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入股方式。支部领办合作社,主要采取“村集体+农民”双方共建的方式,或者采取“村集体+农民+工商企业”三方共建的方式,结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
准确把握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合作社收益分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合作社长远发展,必须在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基础上,切实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用收益分配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分配模式:一种是“自留资金+分红”。其中,自留资金主要是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公积金等用于合作社自身发展壮大。另一种是“自留资金+土地租金+分红”。在一些土地股份合作社中,为了保障群众利益,对以土地入股的社员,每亩给予固定租金,剩余盈利再进行分红。
为什么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各级有部署,我们必须抓好落实。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省、两级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组织优化提升等工作。而乡村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和主路径,就是支部领办合作社。省里下发《关于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委书记李峰同志将支部领办合作社列为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因此,推进支部领办合作社,是落实中央和各级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
现实有需求,我们必须破题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当前还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比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虽然西岗镇有4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但增收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有的合作社仅由几个发起人组成而很少有群众参与,实际上是大户经营,有的运行不稳,风险防控不够,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
工作有基础,我们必须创新作为。西岗镇是全国土地流转的先行者,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乡镇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土地规模经营起步早、行动快、面积大、效果好,目前全镇有近70%的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98家,其中党员干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占一半左右,这是开展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一大优势。效果看得见,我们必须全力推进。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搭建起基层组织帮民致富、为民服务的新平台,党组织开展工作有了抓手,村干部重新找回了话语权。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东王庄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
东南田岗村支部领办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哪些类型
从组织形式上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生产经营型合作社。主要是指村集体和村民通过资金、资产等入股,合作发展现代农业、加工制造、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等项目。像柴里西村、东南田岗村等种植合作社就是这种类型。二是土地股份型合作社。村集体以土地资源为主组建合作社,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通过内股外租、合股自营等模式盘活土地资源,或将土地经营权折股作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实行保底分红、二次分配。像东王庄村、高庙东村土地合作社就是是这种类型。三是服务劳务型合作社。村集体领办和参股农村电商、劳务输出、养老托幼、农机农技、农产品储运加工等服务型组织,以服务费、股份分红增加集体收入。像北曹、西张庄等5个村成立信用互助合作社、农机植保合作社,为村民提供资金、农机、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就是这种类型。
从经营模式来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村集体独立自主经营。即党支部带领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聘请专业人员和村干部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推进“村社一体”共同发展。二是村集体与企业合作经营。即党支部带领合作社为企业提供日常管理服务,通过服务费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对外承包经营。即党支部带领合作社采取对外租赁、再入股的经营方式,统一发包给专业种养大户或者农业龙头企业。四是统购包销。即党支部带领合作社为种养大户提供销售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从发展方向看,要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到领办经济共同体迈进。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村可以领办集体企业、旅游公司、集团公司,也可以聚集资源打造集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休闲旅游、民俗文化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发展初期,仍要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条主路径,但需要做好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准备,积极引进现代要素和现代业态,由传统的种养领域向农产品加工、民间工艺制作、商品市场、乡村旅游等领域拓展,推动农村各产业融通发展。
柴里西村支部领办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大杨庄支部领办村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如何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强化目标引领。到2022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率达到60%,42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100%,100万元以上村达到10个。年内,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率要达到20%以上,14个村以上。
广泛宣传发动。村党支部要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培训、观摩学习、走访动员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推进措施和政策要求,帮助群众算好入社前后的明细账、长远账,打消群众入社顾虑,坚定入社信心。
创新工作思路。要盘活“老家底”,科学盘活闲置场地、闲置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找准市场需求点,开展资产运作,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打好“联姻牌”,探索通过参股经营或联合开发等方式,吸引工商资本下乡进村投资兴业,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合作发展,联营创收,解决村级启动资金不足问题。要唱好“地方戏”,充分挖掘各村的资源,立足优势,找准路子,打造特色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策”“一村一品”,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
坚持典型带动。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头雁效应”为引领,积极筛选确定一批党支部书记威信高、“两委”班子团结、合作社运行良好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扶持引导,进一步规范运营机制、增强带动能力、优化服务功能。
强化政策扶持。镇财政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扶持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分别给予3—20万元奖励,积极调动党员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热情。(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