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滕州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滕州市张汪镇:“四促四化”工作法助力薄弱村转化提升

发表时间: 2020年04月17日 09:51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滕州市张汪镇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探索薄弱村转化提升工作新机制,聚焦强班子、增收入、美环境、优服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干部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通过采取“四促四化”工作法,聚力破解村级发展瓶颈,确保年内实现薄弱村整治全面提升。
 
  在强本固基上下功夫,力促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一是以“补缺职、增实力”为切入点。针对班子不健全、不团结、能力弱等问题,制定提升方案,分类进行整顿,重点从退役军人、机关干部和回乡创业人员中择优选拔一批村党支部书记,不断增强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二是以“定目标、理思路”为落脚点。立足各村实际,做好村庄功能优化布局,科学制定2020年度村级“四定”目标,按照节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三是以“建制度、重规范”为着眼点。从严抓好帮扶村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政治生活制度,抓好党建品牌建设,全力打造“组织依靠、群众信任、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精准扶贫”五个战斗堡垒。
 
召开专题会议
 
  在产业振兴上下功夫,力促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一是坚持向土地要效益。充分发挥帮包责任人和帮扶单位在政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村施策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引导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立体化种养殖,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是坚持向改革要效益。充分发挥汇财元宝枫、太和香菇、融和花木等3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引领作用,通过采取股份合作、折股量化等形式,推动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发展特色产业
 
  三是坚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立足张汪丰厚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底蕴,因村制宜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文创旅游产业,推动产业、城镇、人文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枫情特色小镇。四是坚持向重点项目要效益。抢抓滕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机遇,推动村内闲置建设用地的再利用,引导村级采取出租、入股、建设标准厂房等形式进行改造盘活,吸引企业、工厂入驻经营,开展生产经营性活动,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
 
  在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力促人居环境宜居化。一是实施道路提升工程。加大“四好农村路”、大中修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力度,力争村与村之间连接线、村内通户路全部实现硬化。二是实施美丽庭院创建工程。力争全镇12%的常住庭院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村村建有美丽庭院示范户。三是实施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比例总体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实施村庄环境清洁工程。以“三清一改”为整治重点,聚焦村边、沟边、河边、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等关键区域,扎实推进“集中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月月大扫除”活动,确保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全镇300户以上行政村无害化公共厕所实现全覆盖,全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力促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是推行网格服务。及时总结推广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抓好疫情防控的成功做法,指导村级建立健全网格化,配强镇、党总支、村三级网格员,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列出清单,靠上化解,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在网格内解决。二是坚持按章办事。履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健全村民议事、村规民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指导推进村民自治,确保按章办事、依法治村。重点关注低保、特保、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落实落细行业部门扶贫政策,强化资金项目规范监管,巩固脱贫成果。三是深化文明创建。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及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最美乡贤”、“好媳妇好婆婆”、“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镇村文明程度、群众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开展美丽庭院创建
(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