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 保民生
——滕州市南沙河镇南池村完成教科书式“蜕变”
发表时间:
2020年03月17日 12:26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南沙河镇38个村年度考核,南池村在2016年是第32名,2017年是34名,2018年37名,每况愈下,退无可退;从2014年至今该村换了6任支部书记,最短的任期3个月;近十年村“两委”成员成为几大家族轮流“坐庄”,宗族之间互不服气,互相拆台,信访不断,只留下2位近七旬的老支委;“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费收缴形同虚设;“三资管理”混乱、财务收支不明;自来水、“户户通”工程让村级背负了80万债务……在南沙河镇,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大罗金仙”来也解决不了这个落后村的难题。可面对这个“老大难”,该镇党委政府不抛弃、不放弃,通过一系列“重锤”、“组合拳”,抓住巡察整改有利时机,使南池村呈现出教科书式完美“蜕变”。
镇帮包领导干部入村座谈调研
“从今天起,全村党员干部都在心底打上南池村治理必胜的钢印,为了重拾老百姓的信任,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必须披荆斩棘、重拳治乱!”张东峰在上任之初,话就说的“豪横”,因为背后是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应对村班子涣散问题,该镇从镇机关干部中抽选优秀人选任村书记、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连续“空降”多名管理人才,全程接手村级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费收缴,固定每月8日对“党务、政务、财务”进行全程公开,固定每月28日村民议事、民主理财会议,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度优势。同时,采取逐人上门通知的方式,告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对无故不参加的立即进行约谈提醒,确保制度有落实,落实有保障,用最强有力的姿态重拾全村党员群众的信心,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成为引领村级发展的“领头羊”。
发放致村民一封信
村级“三资”管理混乱,不仅致使群众和村集体利益受损,也滋生了党员干部违规违纪、信访案件层出不穷等难题。为找出问题根源,由镇科级领导干部牵头,开展南池村专项调研活动,在基层一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抽丝剥茧”的态度,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对问题逐一剖析,分类落实,溯本求源,精准发力。同时,成立多个专班,由镇纪委牵头审计所、经管站等部门对财务收支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处理;由镇经管站牵头对该村清产核资不彻底问题进行全面审核、整改。在审核过程中,各专班坚持“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问题反映有回音,矛盾纠纷早化解,打破了群众不满意、不信任的被动局面。
解决自来水“跑冒漏滴”问题、开展环卫整治
借助巡察整改,全镇“精英”尽出,分线作战,全面打响南池村村级治理攻坚战。9起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其中涉法涉诉问题5件已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其他4件案件均按相关诉求解决。在巡察整改中,该镇为南池村出台整改措施14条,已完成8条,正在进展6条。在镇级各部门的全力保障下,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峰全身心放在了村级民生工程的提升上。他转变水费收缴模式,由个人承包转变为两委干部专人、兼职负责,降低3元/立方收费标准为2元/立方。同时全面排查“跑冒漏滴”问题,申请镇级专项拨付资金,安装46块巷表,找清漏点及时维修,严格监管监查,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问题。
治国如治病,治村如治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级的诟病已经去除了大半,而要让村级实现自我有效运行,需要像大禹治水一样,既要万众一心,也要掌握方式方法加强疏导教育。张东峰带领村“两委”干部加强了村务管理教育培训,一起学习了《滕州市“三资”管理实施细则》和《南沙河镇村级合同管理规定》。同时,他积极在党员、优秀村民中培养后备干部人选,采取工作中加担子、锻炼中强责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班子建设,筑牢村级战斗堡垒。
疫情防控中村民捐赠物资、无人机消杀
在战“疫”一线,张东峰带领村“两委”,视百姓的生命安全为一切,坚守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防输入防扩散,他把铺盖带到了村委会;在防疫宣传上,他巧用“微信群”与群众打成一片,实现全村610户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及时查看疫情信息、防控知识、通知公告;同时,他利用无人机进行大范围消杀。以真心换真心,张东峰的身影像是一面巨大的红旗,不断团结着党员群众的心。在他的影响下,一场“爱心接力”在村微信群中悄然开展,群众们纷纷慷慨解囊,自发捐赠出医用防护物资、现金、点心、牛奶……用一点一滴的善行义举温暖着每一位奋斗在战“疫”一线的人们。
“现在的南池村,开会时那是一个比着一个积极,村里发生点什么事大家心里也都敞亮了。原来在村里那些不干净的事不干净的人,都曝光了,谁也不敢再捣乱了。现在的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怎么给咱老百姓做事,张东峰书记,他就是党委政府送给俺们村的东风,有他在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邪风邪气都被吹得一干二净!”南池村村委会主任孙娜见证了南池村的快速蜕变,道出了全村百姓的心声。(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