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滕州党建在线 > 党员队伍建设 > 党员教育

滕州市“三二三”模式推进党性教育基地错位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 2018年10月10日 17:41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滕州市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炼主题、提内涵、扩载体,探索党性教育基地“三二三”错位融合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经典教育品牌。
坚持“三个突出”,抓好主题设计
  一是突出传承革命文化。深入挖掘滕县军民依托微山湖抗日斗争的红色资源,以寻路为主题,高标准建设了滕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滕县军民开辟“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护送党和军队重要领导人,进行艰难抗争的红色历史。
滕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二是突出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根据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党领导民众建设马河水库的史实,打造了“龙湖精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龙湖精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三是突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传承墨子“创新精神”、鲁班“工匠精神”为主题,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科技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规划建设以“墨子鲁班纪念馆”为核心,以航天展馆、联泓新材料公司、中材锂膜公司等现场教学点为辅的“墨子鲁班创新发展”干部教育基地。同时,依托滕文公善政、王东槐廉政等人文历史,加强党员干部政德教育。
 
统筹“两个定位”,推进内涵提升
  一是在硬件设施上,定位还原历史、展现原貌,突出实物实景实例实事,突破静态教育、视频纪录片等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红色印记”访谈、史料抢救、原型巡访等活动,征集史料实物,讲述史事实例,增强说服力。同时,充分运用声光电高科技手段还原实景,增强感染力。如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利用半景画和声光电技术,再现了英勇杀敌、保卫家乡的战争场景。
 
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
  二是在内涵提升上,定位史实性、特色化、错位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现象。北沙河惨案纪念馆讲述了“滕县保卫战”中军民团结、敢于抗争、共赴国难的英雄故事;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再现了原滕县地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冲破艰难困苦、英勇顽强抗敌的光辉历史;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示了早期滕县共产党人苦苦求索、不怕牺牲的斗争历程;滕州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将生动再现了在微山湖区开展抗日游击和护送领导人穿越封锁区的革命历史;“龙湖精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铭刻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听党话、跟党走、万众一心战天斗地、共建家园的感人事迹。
北沙河惨案纪念馆的青石台历
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
滕州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纪念碑
 
抓实“三个课堂”,深化多元教育
  一是做深课堂教学。发挥党校培训主渠道作用,将基地纳入党校教学课程,打造贴合基地内涵的精品教学课程。去年以来,先后承办吉林省县(市、区)长培训班、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红色教育、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中青班等 10 期异地培训班次。
吉林省县(市、区)长培训班在 “龙湖精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
  二是做精现场教学。开展现场教学点提档升级行动,根据不同班次、不同教学主题和不同培训需求,统筹安排教学计划。今年“七一”前后,5 处基地共接待党员干部人数达 3 万余人次。
 
北沙河惨案纪念馆 开展现场教学
滕州 国防科技教育基地 开展现场教学
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 开展现场教学
滕州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开展现场教学
“龙湖精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三是做活特色教学。各基地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创新教学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历史、传承精神。新编的大型柳琴戏《墨子与鲁班》,情景剧《刘洪与芳林嫂》《铁道游击队》,用寓教于乐的精彩演出再现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截止目前,累计演出 50 余场,教育党员干部群众 1 万余人次。(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
情景剧《刘洪与芳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