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把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干部、帮扶贫困村、提升群众满意度、夯实基层基础的综合性举措,在人员选派、明确职责和管理考核三个方面严格要求、狠下工夫,有力提升了工作实效。
从严选人,推进第一书记选派与后备干部培养结合。区派第一书记原则上从区直部门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中选拔,采取个人书面申请、党组织集体研究、主要负责同志署名推荐、组织部门审核确定的方式,确定63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的同志担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参加镇街机关统一点名,列席镇街党政成员会议,和党政领导干部结成一对一帮带对子,并参与其分管工作,丰富了第一书记基层工作阅历,增强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明确职责,推进抓基层党建与抓精准扶贫结合。第一书记任职村涵盖了省市精准确定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支部书记任期目标管理重点管理村和满意度测评较差的村,按照整体情况倒排,经区委组织部和镇街党委审核之后确定。按照扶贫部门提供的资料,第一书记分析任职村致贫原因,强组织、理路子、解难题,大力实施抓党建、促脱贫。同时,通过开展就业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爱心救助等活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去年全区18个贫困村和17个软弱涣散村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已向320余名贫困群众推荐了就业岗位。除任职村外,第一书记每人还负责4-7个村居作为社情民意联系片区,开展网格化管理,成为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
强化管理,推进考核结果与群众满意结合。出台《峄城区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座谈、半年一观摩、年终一考核”的“四个一”管理办法,及时掌握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将每年两次的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考核重要内容,规定帮扶成效突出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第一书记考核名次为第一名的区直部门与双管单位,直接作为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集体。在鲜明的考核导向下,第一书记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进一步加大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力度,累计走访群众78469户,统计户情信息77985条,建立群众反映问题即知即改台账8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