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市中党建在线 > 党建和组织工作宣传 > 热点关注

枣庄市市中区:选用人才不宜“求全责备”

发表时间: 2021年11月02日 16:05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想要抓住全球人才流动的新机遇,建设人才强国,就必须树立好选用人才不“求全责备”的理念,放开手脚大胆选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允许“技能空缺”。鲁迅先生曾说过:“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对于人才的专业特长不能过度追求面面俱到,保持好“宁精勿杂、宁专勿多”的求实态度,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精准识别引进人才,结合擅长技能,合理择选岗位,真正促进产品提升、产业前进,让人才在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领域建功立业。要破除唯身份、唯学历论,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支持职业学院、技师学院定向培养更多蓝领人才、技术工匠,打响“匠心”品牌。

  赋予“试错权限”。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才并不代表完美,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容易使人才陷入困境,不利于创新创业才能的发挥。想要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就要给人才留足试错空间,赋予一定的“试错权”,全面分析人才在创新创业中途失败原因,帮助解决在经验、财力、时机等方面的问题,包容失败是最好的鼓励,不仅给人才提供打“擂台赛”的平台,更保留失败后打“附加赛”的希望,让人才有重振旗鼓、反败为胜的机会,努力营造开放、宽容、宽松的良好氛围。

  释放“施展空间”。对人才的管理,要去除过度的“行政化”,减少产生“内耗”的压力,不让人才“束手束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结合人才工作的特性,制订更加包容的管理制度,正确对待“用人之长”和“容人之短”之间的辩证关系,大胆放手,打破条条款款的限制,释放出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让人才腾出精力潜心钻研、苦练“内功”。要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服务方式,立足人才工作、生活、政策等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才获得感,着力打造引才、聚才、留才的强磁场。(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