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市中党建在线 > 基层党组织建设 > 农村

枣庄市市中区:打好三年行动“组合拳” 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

发表时间: 2022年11月22日 11:02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2022年以来,枣庄市市中区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以全面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攻难点固根本,抓班子强队伍,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集中精力破难题,奋力攻坚“三年行动”。一是系统布局抓“推进”。将三年行动计划与“五星级”党支部评选、软弱涣散整顿同步谋划,分步召开区委常委会3次,每次专题研究1个主题,最终确定“强基”村8个、“创优”村66个、“示范”村37个。二是集中整顿抓“强基”。开展“起底式”大调研,梳理突出问题20余项,“一村一策”建立台账,紧盯整改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四个一”帮扶措施,带领6名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到村调研13次。三是提质增效抓“创优”。坚持自我加压、自抬标杆,对66个“创优”村工作情况进行倒序排名,将15个工作相对薄弱村庄,确定为“创优提升”村,参照软弱涣散标准一并纳入整顿。四是典型培育抓“示范”。加大典型培树力度,确定“四可”农村党建示范点培育对象12个、“五好”村党组织书记培育对象6个,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激活头雁强本领,全面深化“蓝青工程”。一是以老带新“增能力”。创新建立“2+1”双导师帮带制度,对35名新任职村党组织书记,每人明确1名镇街班子成员联系、1名优秀老书记指导。制定《“导师帮带”“交流挂职”任务清单》,逐人配备工作手册,累计开展党建联建活动50余场次,共同规划产业项目7个。二是动态调整“提动能”。加强换届后村级班子履职评估,18名区级领导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座谈村干部、党员、群众1120余人,建立村情档案111份。结合集体经济发展、“三资”清理等重点任务,分2批调整村党组织书记7名,占比达到6.3%,倒逼干部履职尽责。三是严格考核“激活力”。指导镇街出台村干部绩效考核方案,将个人工作成绩与星级评定、评先树优、薪酬待遇直接挂钩。为259名村干部兑现“增量奖”“保持奖”150.8万元,有效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强化保障增动能,筑牢夯实“基层基础”。一是深化基层治理。对照“三种类型”标准,联合民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村改社区工作进行全面自查,指导全区111个行政村和59个城市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推行村级网格化管理,设置农村网格224个,形成了“区—镇街—行政村—网格长”的四级体系,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二是强化规范运转。按照村均每年19万元标准,区级财政配套1308万元,提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参照科级干部标准,对“示范”村、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人事档案,进一步规范干部信息。三是壮大集体经济。搭建“金融e村”(政银农直连)平台,指导7名挂职金融副镇长下沉一线,对接办成产业基金、惠农贷款项目34个。向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派7名第一书记,夯实村级发展基础。(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