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矿区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依托百年中兴的历史,挖掘中兴公司枣庄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的红色教育教学资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紧扣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持续聚焦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分级分类精心组织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整合资源,打造实践教学一体化阵地
集合辖区特有的红色资源,形成了“1+X”的阵地建设特色。“1”即一个主校区,按照“就近方便、一室多用”的原则,建立矿区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X”即利用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打造、扩充实训基地,整合第一批枣庄市党史教育基地——中兴文化博物馆、党建工运馆,开放式党性教育基地——中兴公司矿山遗址公园,五星级红色驿站——中兴YI家等教育教学资源,开展理论宣讲、实践教学、体悟实训等,实现课堂与现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使之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党性锻炼的大熔炉、技能培训的新平台。
点单教学,丰富教学课程内容
党校创新采取“点单式”教学模式,让党员“点单”,由党校“上菜”,让每一名党员的心声都能得到党校的反馈,全力打造党员喜欢的党课。累计开展党员培训7场,培训人数1600余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入党积极分子、党务工作者在党章、党纪、党史等方面知识的教学;围绕抓党建促发展,帮助新任社区“两委”干部实现“讲政治、懂业务、勇担当”的要求;围绕基层治理,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社区治理知识,激励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围绕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针对老党员、老干部重点进行政策法规教育。
因人施教,灵活教育培训形式
注重把握灵活度,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多元模式。大课堂集中学,利用矿区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开设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规定课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具体实践;分组研讨学,在中兴YI家开设读书分享会、学习沙龙等,围绕培训主题谈感想体会、谈工作打算,各抒己见碰撞思维火花;主题党日学,结合“政治生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互学互比互鉴,让党员在浓厚的氛围中提升理论水平、增长实践经验;网络课堂学,满足党员群众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信息资源与党员群众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增强有效性和实效性。
以训促学,增强党员培训时效性
结合实际开展分众化培训,将党员培训课堂从室内向室外延伸,精心谋划各具特色的党员培训活动,为党员带来精细化、特色化、本土化的“理论盛宴”。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5场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身边诉求10余件。春节期间,联合书法家协会等,开展党员齐聚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把新春的祝福送到群众家中,让党员“暖”起来;成立理论宣讲、政策宣讲党员志愿服务小队,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党员培训和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让党员培训迅速落实到大街小巷。(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