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以“红市中·暖万家”城市基层党建服务品牌创建为抓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红·暖”品质社区,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兜清底数,推动基层治理“有势”。一是资源底数。编印《“红市中·暖万家”城市社区为民服务手册》,将社区辖区范围内小区、业委会、“两新”组织基本情况等10个方面资源全部纳入台账管理,实现社区资源“一本清”。二是需求底数。制定发放《市中区城市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党员群众需求调查问卷》,累计征集意见3276人,其中有1764名群众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类活动,占比达53.38%,通过摸清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方向。三是目标底数。由各镇街组织委员或组织人事(党建)办副主任带队,逐社区进行社区为民“服务力”测评,由镇街组织委员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双签《社区为民服务目标责任书》,通过订立承诺、践行承诺,增强社区工作者履职尽责意识。
多措并举,推动基层治理“有效”。一是坚持“满意物业、温馨家园”建设。聚焦小区物管难题,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组织物业企业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党建联建协议,累计认领社区党建服务项目134个。二是坚持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2022年,全区93家“双报到”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项目10大类266项,累计进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1370余次,助力“疫苗接种”“五城同创”等中心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队伍422支,确定鳏寡孤独等重点服务对象1085名,每周至少开展1次志愿服务。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300余次,点亮困难群众“微心愿”73件。
强化保障,推动基层治理“有力”。一是队伍保障。推动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在网格显著位置公示服务内容,按月纪实工作实绩,与绩效报酬和“十佳社区工作者”评比直接挂钩。加大全科社工培育,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并按照等级兑现职业津贴。二是能力保障。发放社区工作者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聚焦“社区党建重点任务如何落实”,分领域打造城市品质提升要素孵化基地,专项培训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网格精细化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三是阵地保障。依托网格“红色驿站”,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打造16处“红·暖”之家,绘制“红·暖”之家空间分布图,常态化提供“暖餐服务”“饮水休憩”等服务,打造社区“15分钟服务圈”,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精度。(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