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着力在“扩源头、保质量、严程序、强骨干”四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特别在农村领域,发展党员工作取得显著突破。
建好“蓄水池”
建立预警提示工作机制,对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少于5名的村和连续2年未发展党员村及时预警、分析研判、跟踪指导,目前市中区已全面消除连续2年未发展党员村问题。今年中秋借助人才返乡有利契机,开展农村集中申请入党活动,94个行政村共收到186份入党申请书,有力保障了农村发展党员“源头活水”。
织密“过滤网”
通过推行发展对象近亲属关系报备制度、部门联审制度、发展党员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党委书记、支部书记、组织员、培养联系人、入党积极分子”五方承诺机制,拟发展人员签订《不信教承诺书》,区属党(工)委开具不信教证明等措施,有效避免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
严把“程序关”
提前制定农村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发展过程中注重用好“灯塔—党建在线”发展党员纪实公示系统,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强化全过程监督,梳理发展党员重要时间节点,下发推进通知,督促各党(工)委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打造2个党员档案管理试点,在全区推广完善档案管理,建立新发展党员档案台账,参照材料清单整理党员档案,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育强“操盘手”
6个涉农镇街成立农村人才党支部,并依托农村人才党支部打造“农村人才之家”,结合“三会一课”“28日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聚焦理论学习,组织优秀返乡人才、党建助理员参加志愿服务等学习实践活动,有力提升农村党组织凝聚力。下大力气配齐配强区镇两级专职组织员,强化业务培训,推动专职专干,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人抓、有人会抓、从头到尾抓。(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