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山亭党建在线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枣庄市:人才助农 稻香山亭

发表时间: 2021年11月16日 16:49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从轻摇船橹的月亮湾湿地园,到旱稻飘香的城头炊烟袅袅,喜看稻收千层浪,浆满粒饱农耕忙,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发展全新乐章。为填补我市旱地种稻的空白、改善缺水地区种植结构、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枣庄市山亭区通过高层次人才枣庄行高效生态农业专场暨“智汇山亭”人才峰会签约引进了李继明教授。

微信图片_20211116164628.jpg

李继明,现任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发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师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究植物遗传育种专业,致力于水稻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11116164635.jpg

眼下正值丰收时节,一穗穗金黄的稻谷弯下了腰,两年来实验田里无论寒暑,李教授在齐鲁大地上书写“论文华章”。在李继明教授团队的带领下,枣庄市丰谷种业有限公司一共种植了9个旱稻品系,据科研人员现场实地测产估算,编号288的亩产达1002.6斤,实验取得阶段性成功。

微信图片_20211116164829.jpg

一是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品质”。不断适应粮食消费需求升级,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粮、营养粮,此次优选出的新品种旱稻,既节水、抗病、抗倒伏,又降本、增产、增效。

二是从“传统插秧”到“现代机械”。实验团队在播种设计、靶向除草的操作规程上全方位发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小区播种机,带领乡亲们实现“轻松种旱稻,鼓足钱袋子”。

三是从“接续种植”到“麦稻两收”。打破小麦与玉米的传统种植形式,实现“小麦—旱稻双主粮”两作两收,在传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探索出了一条崭新之路。

下步,新品种旱稻将优先在全市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发展千亩优质稻示范基地,做强旱稻“产、供、销”一条龙,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中共枣庄市山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