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涵彬 2021年常规选调生,现任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富川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从一名专注科研的研究生到一名服务基层的选调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到一个忙碌奔波的基层人,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也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更意味着青春有了新的使命。青春的意义不在于五光十色、灯红酒绿,而在于奋斗与奉献,这诠释了广大基层选调生的铮铮信念。来到基层的这段时间,我切身经历了内心的改变,体会到了工作的繁忙,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要在基层发光发热,点亮人生的第一盏启航灯。
积极适应,转变心态扎根基层。从都市来到基层,卸下过往的荣誉与骄傲,肩负起未知的责任与重担,主动调整心态适应基层是必经的第一关。首先要耐住性子、沉下心,充分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是国家的根基,是直接服务广大群众的一线,基层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质量。作为选调生,奋斗在基层一线,承担着党和国家的殷切重托。了解真正的基层,就要去了解农民的生活、喜怒哀乐和人情世故,这个过程势必要经历艰难的心理磨砺,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我们民族的根系所在。基层不同于学校,工作内容更全面、工作细节更多,只有多和群众交流,心连心做群众的勤务员,面对面做群众的倾诉者,才能少一些书生气,多一些泥土气,成为真正的基层人。在防溺水工作时,我向村中的孩子宣传讲解下河洗澡的危险;紧抓疫情防控时,我耐心帮村中的老人注册“三码”。把基层群众当家人,把基层工作当家事,才能真正融入基层这个大家庭。青春是一块绚丽多彩的调色板,如何绘制属于自己的美有不同的方法,基层工作如一副壮美的画卷在等待着我们大展手脚,挥毫泼墨。转变心态做基层人,沉下心来做基层事,牢记初心使命,在逐步适应中深深扎根,像新生的小草一般牢牢生长在基层大地。
多学多干,持续奋斗增强本领。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基层中学习,在基层中实干,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收获真知灼见,才能启发工作思路,才能真正将群众的智慧转化为工作成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更要勤于思考,留心工作中的细微之处,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才能上好基层这堂课。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越是艰苦环境、吃劲岗位,越能磨练品质、增长才干,越能锻炼自我。每一个加班写汇报的夜晚,每一个顶着酷暑入村调研的白天,每一个冒着大雨入户排查“三码”的雨天,每一次心酸失意的落寞,每一次不被理解的委屈,都将成为我最精彩的人生经历,也将会帮助我增强本领,推动我不断进步。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学习群众的智慧,了解群众的需求,俯下身去学习,挺起腰来干事,持续奋斗,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只有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多学多干才能实现强筋健骨,才能把自己锻造成一名担当重任、富有本领、勇于斗争的基层选调生。
胸怀壮志,不负韶华建功立业。回望过去,广大青年人胸怀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付出了巨大牺牲。五四运动中,青年人为国为民、奔走呼喊;长征途中,青年人流血牺牲、走向胜利;在祖国建设中,青年人艰苦奋斗、勇立潮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就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志气体现在青年人的思想中,更体现在青年人的行动中。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大踏步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作为基层选调生,更要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铭记革命前辈的理想信念,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志融入自己的个人理想中。青春之路,始于足下,一切伟大事业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让我们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在基层一线拼搏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青春的美好回忆,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争取更大光荣!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未来的工作像一张白纸缓缓铺开,我们都是答卷人,让我们牢记选调生的初心使命,主动求变识变应变,扎根基层,以奋斗为笔,以奉献为墨,用攻坚克难的勇气来解决难题,用持之以恒的毅力来坚持答卷,让广大群众为我们打分,让青春岁月为我们见证。发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青春在基层工作绽放最美的光芒!(中共枣庄市山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