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枣庄山亭党建在线 > 党员队伍建设 > 党员管理

枣庄市山亭区:创新“五种模式” 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

发表时间: 2021年10月15日 09:16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创新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五种模式”,全面提升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不断增强党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对在职党员“考评”管理

将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级各类群团组织中的党员纳入“考评”管理范围。建立健全在职党员集中培训、工作督查、定期汇报、定期考评等制度,引导其围绕任期目标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列出目标任务清单,签订《公开承诺书》并进行公示,促其完成好村级各项工作,对在职党员进行动态考评量化管理,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和工资绩效挂钩,实现在职党员“有责有为”。

对无职党员“定责”管理

将身体状况良好、热心于公益事业且不担任村(社区)干部的党员纳入“定责”管理范围。坚持因村制宜、因事设岗、因人定岗,科学设置村务监督、公共事务、民主建设、道德教育等12个岗位。按照自愿报岗、支部议岗、公开竞岗、培训上岗等程序,推动无职党员在维护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推进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等方面当好表率,主动广泛传递正能量,累计提供意见建议1241条,办理惠民实事468余件。

对流动党员“跟踪”管理

将外出务工经商、随子女亲属长期在外且居住地点相对固定的党员纳入“跟踪”管理范围。及时理顺党员党组织关系,通过建立微信群,实现对全区871名流动党员“线上线下”互动式管理。以农村人才党支部为主阵地,广泛开展“亮明身份”“公开承诺”“先锋助力”等主题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山亭组工”等平台,做好流动党员在线学习教育管理,引导其向居住地党组织报到,主动参加居住地党组织生活。

对困难党员“暖心”管理

将身患疾病、长期卧床不起、生活困难的党员纳入“暖心”管理范围。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及时全面了解困难党员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及时传递党的温暖和关怀。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主动与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建立爱心档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困难党员“不掉队”。分类施策提升帮扶工作水平,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技术、资金的,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协助申领创业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让困难党员“心里暖”。今年以来,共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824人次,发放慰问金123.6万元,听取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工作意见建议585条,帮助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264个。

对老龄党员“服务”管理

将60岁以上的党员纳入“服务”管理范围。大力倡导“心系老党员,树文明新风”活动,利用春节、“七一”建党节等时期对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依托老干部党支部和老年大学,开展“文化养老”、过“政治生日”等活动,为老龄党员送去各类关怀祝福。鼓励引导老龄党员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发挥作用,在村务监督、民主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余热、多做贡献,增添社会正能量。(中共枣庄市山亭区委组织部)


相关阅读